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
肇庆市“千人学校”联盟赴甘肃会宁县第一中学研学活动
编者按
2021年的4月,感谢肇庆市教育局的组织和肇庆中学的牵头,我有幸参加了肇庆学校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一中的研学活动。为期5天的交流学习,使我收获颇丰。
这次外出研学队伍有8位带队老师、42位学生,共10所学校、50位师生。研学中,让我在以下方面感触最深:
(以下是本期精彩内容:阅读时长约12分钟)
会宁县第一中学的校园文化
1.灿烂:地域性原因,校园绿色植物品种不多,每个品种都有其代表意义。校内鲜花灿烂,特别是玉堂春、腊梅、桃花。绿化树落叶少,便于学生打扫。运动场草坪是人工造草,整洁,利于学生运动。
2.齐全:作为一所历史底蕴深厚的中学,相比其他学校面积优势不大。但是应有的功能场地,一样不差,而且高度、充分利用。三个年级的教学楼分级而设,互不干扰,根据楼名不同,安置年级。高一年级文萃楼、高二年级博雅楼、高三年级启秀楼。教学功能室丰富、多样、齐全,每个社团固定场地和指导老师。
启秀楼有西部战区陆军捐赠的社团建设就有4个,分别是航模、机器人、科创、电子控制技术等社团活动室,还有剪纸、书法、棋类、电子琴等共8个社团活动室,再加一个独立的学术报告厅。
文萃楼有学校关工委的办公室,也是创意园作坊、校园各种信息宣传栏(园丁风采、心理活动宣传、新时代好少年宣传、校园文化建设、身边榜样、教师队伍建设等)、团体辅导室、心理处室(心理健康辅导点、阳光心坊、宣泄室、沙盘室、心理阅览室等)。
组建艺术团,有专门的舞蹈室、乐队室、合唱室,还制定《会宁一中艺术团章程》。各年级的老师办公室、备课组活动室都是以科组为单位,固定办公室和集体备课地点。
3.质朴:校园建筑看似简约,但每一处都把其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学理念始终以会宁精神办教育: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领导班子务实,校务管理、年级管理、教学任务三职一肩挑;中层主任带头模范,处室组织、科组引领、班级管理、教学任务四职同身;科任老师写详尽教案;学生卫生环境艰苦,教学楼没有学生厕所,教职工厕所不对学生开放,学生1天3操3厕,校园脚步都在跑中飞。跑操环节、班主任与学生同步,日日不少,年年坚持。
4.浓郁:校园内正对校门树孔子像,足以证明会宁一中自古就有尊师重教、品学兼修的文化底蕴,这为会宁一中年年给国家培养优秀学子奠定了教育品牌。博雅楼每层楼都做了文化长廊,或名言名句,或解题方法,或校友风采,或学生荣誉……让学生每经过一处,都被浓厚的文化氛围包围。
学生风貌
1.生源:会宁县5所高中,一中二中平分县优秀学子,五中是音体美特色学校。会宁一中在校生约1900人,高二约760人,共16个行政班,13个理科班和3个文科班。理科分尖子班(宏志班,培养清华、北大苗子,学生只出不进)和普通班,文科尖子班25人和2个普通班。高三理科选拔25位学生组成提升班,一生一册一案。
2.时间:学生乐学,主要表现在求学目标明确、尊重老师、同学之间默契十足,尤其是在跑操步伐协调、分组谈论中。上学路上、课间跑操如厕走路速度快、小声交谈、三两结对、不聚集、不见校园闲逛、停留、游荡,脚步总匆匆但神情坚定,时间观念强、卫生速度快、擅长收纳整理,课室摆放整洁。早餐15分钟,午餐20分钟、晚餐40分钟,基本打包带到课室,一边吃一边看新闻联播。每一个小碎片时间都用随身携带的小读本来填充。
3.坚定:读书就是为了走出会宁、走出甘肃、走出贫困。面对各班张贴的周考、月考成绩,班主任谈话,陌生老师和学生,能做到不当面好奇、不见怪,说明学生内心强大、抗压能力强、见奇不怪。课室不见多余公告,但是学生对自己任务、角色清晰,他们思想单纯、友好、热情(主动和外来学生交流谈论、建立感情)、自觉自律(操前读书、早自习站立读书、课间自主谈论、晚自习不下课)、协作(下午课前一支歌)。
4.自主:中午2点至2点20分,学生自主抽签给全部同学讲题、答题规范、完整。晚修前18点55至19点40分,学生和老师在课室谈论题目。晚修19点40到21点40分,前后2小时,没有下课休息时间,全程没有老师管理,全靠学生自我管理。课间除了必要的卫生需要,学生都会以小组为担心总结上节课的知识点、计划下节课的内容,没有学生干部管理。
5.热爱运动:1天三操,每操2圈800米,1天2400米。体育委员身穿班服,负责清点人数,整理队伍。同学们口哨与步伐一致,全程步伐整齐、口号铿锵有力。全程以方阵为单位。每月一次踏歌比赛,全校参与,教师打分。
班主任担当
1.阳刚:全校只有1位女班主任,刚毕业的研究生,其余都是清一色的男班主任,阳刚气场给学生一种刚强、信赖、依靠、毋庸置疑的后盾。与女性班主任相比,其优势不是多一点那么简单。每个年级的班主任组合、科任拍档,基本几个循环不变,班主任之间、科任之间循环不变、默契度非常高,像兄弟、像亲人,很温暖,每个年级就像一个小学校。
2.担当:大多数班主任都是身兼数职,吃苦耐劳、能力强。如冯校长负责全校教学管理工作、高二落级校长、高三2个物理重点班;殷主任负责教研室全面工作、高二语文备课组长、高二宏志班班主任、宏志班语文课;毛校长负责全校德育管理工作、高二落级主任、高三生物2个教学班等等,都是骨干教师。班主任、落级主任、落级校长每天(除了星期天)6点20、14点、19点40都要签到,天天跟岗学习、跑操。
3.创新:高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含金量特别高,温主任负责教研室工作,也是白银市骨干教师。非常注重教研和班主任管理同步。
教研工作
(一)集体备课
1.次数:一周三次集体备课,组长组织,轮流主讲,人人发言或补充,内容具体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重点、补充的信息。一次集体备课,仅限2节课和周末轮考、月考出题安排。语文周末轮考非常注重高考必背篇目64篇,一个学期过关一次。具体安排,做法值得参考借鉴。
2.作业:每天的课后作业、作文训练,都要布置得非常精准、限制时间、限制格式(语文)。每天作业10分钟、20分钟、40分钟,不同作业不同时间,但是都要固定的。没有泛泛而谈的作业,比如做练习册、课后积累、读课外书目等。
3.书写:每个学生作业、考试的入门坎是书写整洁,必须一笔一划,绝对不可连笔、涂改,一旦违反,马上重写重做,直到满意,长期坚持。所有作业都是这样要求,不管物理、还是语文、英语。
4.积累和进度:在早餐、课间操、晚餐时间,都是利用平台统一观看新闻联播。不推荐指定书目,尤其不注重经典著作阅读和积累。
(二)教师队伍建设
1.青蓝计划:面向新入职教师实施,遵循名师(会宁县骨干教师)带教原则,一对一结对,通过签订师徒结对协议的方式,明责任、压担子、求时效,以“三个一”为抓手,即组内教师的课听一遍(一个学期)、近5年的高考题做一遍、高中学段教材过一遍。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2.提升计划:面向教龄未满6年的青年教师实施,采取任务驱动模式,完成“三个一”要求,即一节优质获奖课、一项研究课题通过鉴定、公开发表一篇论文,实现“三步走”,即“一年合格、三年优秀、六年骨干”专业发展之路。
3.名师工程:依托名师工作室、甘肃省物理学科基地,开展优质课竞赛、课例研讨、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活动,“请进来讲”,“走出去学”,“坐下研”,“动起来做”,争做卓越教师,成为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发挥名师引领作用。
4.人才引进工程:借人才引进东风,拓宽师资来源,严把入口关,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目前已引进免费师范生16人,硕士研究生35人(全校约290名教职工)。
(三)培优计划
1.原则:在高三第一个学期,根据学生2个学年的所有大考成绩,根据比例,选拨25名学生,学生根据成绩和承受压力,可留在本班或者退出,宏志班原则只出不进。
2.策略:按周次记录学科辅导次数,登记学生的周考、月考变化(单科成绩变化,总分变化,总分名次变化)。具体做法包括课堂提问、个别辅导(基本不涉及心理、情绪等问题)、作业面批等每天每课都要跟进。
3.目标:培养更多优秀的清北毕业生。学科竞赛获取更高奖项。
4.荣誉:2020届高三清北8人,一本率68.2%,600分以上47人。自恢复高考以来,已有72位毕业生被清北录取。
(四)临界生辅导
1.准确定位临界生。根据近两次成绩确定名单,一本线上的要保,线下的要争,线下20分以内的临界生建立档案。
2.实行薄弱学科领养制。
3.实现每周量化评价。
4.调动主体意识。临界生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错题本、做到月分析、周总结、堂堂清。
学校管理
1.底色:以历史、会宁精神为底色,坚守信念,艰苦奋斗……
2.长盛原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社会苦帮、家长苦供、领导苦抓,简称二乐三苦。
研学交流总结
1.感谢:感谢肇庆教育局、肇庆中学和我校领导的组织和推荐,让我有这个珍贵的机会出去看看优秀学校,学习优秀教学管理和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2.感激:感激会宁一中所有老师和校级领导对我们肇庆学校的真情倾囊相授、介绍已经探索成功的集体备课体系,也介绍了仍在探索但已见成效的培优方案和临界生一档一案思路。
3.领悟:研学的目的,就是知行合一的实践。找到本校和优秀学校的差距、自己和优秀教师的差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