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
聚焦行业资讯,关注行业发展
本期内容,小明同学和你一起聚焦近期的教育、研学行业资讯。
(以下是本期精彩内容:阅读时长约5分钟)
教育部公布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
4月6日,教育部公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学校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课程教学,不得限制学生课间出教室活动;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向学生提供有偿的课程或者课程辅导。此外,教职工一旦发现校园欺凌情况,要及时制止。
教育部表示,为贯彻党中央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健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制度,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形成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23日。
·中小学不得公开学生个人的考试成绩名次
·学校不得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提供有偿课程
·学校不得占用节假日集体补课
·学校不得组织、安排学生从事抢险救灾等活动
·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或者变相开除学生
·学校不得因家长职业、户籍等对学生区别对待
·学校不得隐瞒严重欺凌行为
·学校应制止教职工与未成年学生发生恋爱关系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科普研学专委会成立
2021年4月7日,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科普研学专业委员会经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简称中国青辅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成立,主要承担中国青辅协科普研学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普研学基地建设、科技辅导员科普研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工作。
专委会是根据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设立的分支机构。中科院科学传播局高级业务主管徐雁龙担任专委会主任,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艺术副总监王雪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乔守怡、广西科学技术普及传播中心副主任刘慧英担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由25位专家组成,秘书处设在《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
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设立幼小衔接实验区
教育部官网4月9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主要目标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北京要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中国青年报北京4月11日消息,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赴北京市调研教育综合改革及党史学习教育情况。陈宝生强调,北京要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打出政策组合拳。
陈宝生强调,北京要办好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导向,秉承“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国即目标”的办园理念,创新游戏教学模式,促进幼儿智力发育、语言发育、身体发育,让孩子们快乐成长。要扎实推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创新课后服务机制,严格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政府定制度,学校练内功,家长转行为,打出政策组合拳。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到位、改彻底,切实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陈宝生指出,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大契机。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创新话语体系上下功夫,用好生活的语言、学术的语言、个性的语言、时代的语言、孩子的语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大力提升思政工作质量水平,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发掘学校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挥教育战线独特优势,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学理与方法支撑,推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加深入人心。
关于开展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2021年4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部分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体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二、主题与工作重点
(一)主题
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二)工作重点
1.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策划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等活动,反映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关心和关怀。将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与各地实际相结合,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各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可将举办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纳入本省(区、市)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相关群众性文化活动总体安排。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之际,宣传《非遗法》和非遗相关知识,宣传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交流保护经验和保护措施,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倡导非遗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三、活动安排
(一)重点活动
1.“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歌颂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示和检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成果,定于2021年6月至7月在上海市举办“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展现传统工艺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2.“《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相关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活动,召开座谈会等,总结《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做好《非遗法》的贯彻落实,推进非遗保护事业更好发展。各地要结合《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组织开展本地区《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相关活动。
3.云游非遗·影像展
文化和旅游部将支持网络视频平台联合举办2021年“云游非遗·影像展”活动,集中展播各类优秀非遗资源,让更多社会公众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和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浓厚氛围。
4.非遗购物节
文化和旅游部将支持电商平台联合举办2021“非遗购物节”活动。支持各电商平台依托已有非遗资源,重点围绕脱贫地区店铺、产品开展非遗产品网络销售活动。支持各地在符合本地区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依托当地特色非遗资源,利用A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和旅游小镇开展本地区“非遗购物节”,搭建非遗产品线下销售平台,推动非遗产品销售,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群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获得收益,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二)各地开展活动
各省(区、市)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宣传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交流保护经验和保护措施,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策划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
(三)文化和旅游部相关直属单位开展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各相关直属单位,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筹备。按照中央和各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因地制宜、分区分级,组织开展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二)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紧扣“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主题,在主题框架下策划部署相关活动,突出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及时发布“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信息,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高各类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活动形式,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策划组织线上宣传传播活动。
(三)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活动内容和价值导向,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各项活动要有安全研判,落实安全责任。做好疫情管控、消防、医疗救助、应急救援等工作预案,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安全检查设备,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