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
深化素质必修课改革 世纪明德携手北京燕山前进中学开启江南主题研学之旅
教育不是把桶灌满,而是将火点燃。近日,来自北京燕山前进中学的33名师生前往江南,进行深度研学之旅。他们巡礼名校,在南京大学领悟“大学之道、大学之美”;重温历史,在中山陵了解风雨民国的家国情怀;在夫子庙聆听百年发展,品读秦淮文化;在南京博物院,近距离感知中华文明的璀璨珍贵;悼念革命先烈,在雨花台,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深切体会那段不能遗忘的历史;悠游水乡木渎,在江南风韵中浸染人文气息;在同里品赏东方园林传奇,看园林甲天下;踏访三国水浒城,感受英雄豪情激荡心间;览鼋头渚太湖美景,看至美风景……据悉,此次活动由学校和国内知名研学旅行教育机构、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世纪明德共同组织,根据目的地的资源优势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结合《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政策要求充分设计研发,通过任务制、每日研学课堂等“教育落地”三部曲,旨在贯通校内校外教育,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世纪明德江南营·北京燕山前进中学学生游览太湖美景
“江南烟雨中踏寻同里古镇,同学们在古镇中对当地游客进行采访,并寻找景区内不文明现象强化心中对环境和历史古迹的保护观念。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一路成长,一路收获,前路漫漫。之后研学三国影视城,同学们在真实还原小说中故事情节的三国影视基地,切身感受到了三国鼎立时期的英雄豪迈。在水军训练营玩得很开心,看着充满活力的同学们,不禁感慨‘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来自北京燕山前进中学的小记者如此播报。
在设计整个研学课程时,北京燕山前进中学与世纪明德以名校、文化、历史、自然、实践等为元素,以任务制为形式,结合精心定制的研学课程手册,包括研学课堂等不断提升教育度,同时通过官方研学平台明德在线APP实现行前课程导览、行中互动直播、行后图文个性化呈现,围绕“大手拉小手,互助成长”核心主题搭建以“兴趣”为基本单元的生涯规划社群生态圈,基于研学服务链条打通线上线下的综合体验,客观记录学生的动态成长,让学生喜欢按照课程规划自觉主动去做,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2018年1月31日,教育部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发挥育人作用。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及研学旅行等。
北京燕山前进中学此行融合了对传统文化的体悟,跨学科学习,研究性课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让学生们通过“行走的课堂”,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强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创新等意识。
一位来自北京燕山前进中学的小营员在明德在线APP上发布,“上午我们一同参观了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积极地完成了‘寻找镇馆之宝’的任务,并在途中有所收获。午饭后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时刻保持着肃穆,在和平广场上进行宣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同学们的誓言让人看到祖国富强的希望。‘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随后在雨花台烈士群雕下,同学们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同学们顿时都充满了斗志,心中更是热血澎湃,激情满满。相信通过今天的研学同学们都能有所感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此次研学旅行,亦是世纪明德今冬教育落地三部曲的重要贯彻。从研学理论到研学产品、再到研学服务,世纪明德将打造研学教育新局面。游览、研学、体验、分享、评价,学生们将在完整的研学教育中实现知行合一。
据了解,2017年12月1日下午,国内首个“研学教育共同体”于2017中国教育明德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现场成立。“研学教育共同体” 由世纪明德联合政府主管单位、研学专家、研学旅行试点省份、研学旅行示范教育局、研学旅行示范学校、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优质营地共同启动,其真正价值在于探索研学旅行课程化、品质化、创新化的发展需求,构建研学旅行理论、经验、模式、机制、成果等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实现“让每个孩子至少有一次研学经历”的教育目标。依托“研学教育共同体“、“研学智库”、“千导计划”等,通过区域交流、课题研究、落地推介、教材编写、研学导师专职培训、项目孵化等多种形式,世纪明德旨在联动全国研学教育资源,培育研学教育中坚力量,推动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最终实现。